愛媽咪
says:

at 2017/03/29 14:11
請教醫生:小女一歲二個月開始發生熱痙攣情況,有一次還發生二次,都是體溫上升時發生。復雜型熱痙攣,醫生建議用魯米納,但一個月後發現全身紅疹情況,立即停藥,幾天後,又發燒,還抽了四次,也都是溫度往上衝到39.5及40度。之後改藥使用優閒。優閒對於發燒燒起來不抽看來沒太大作用感,仍需使用嗎?已用藥二年多。但最近發現只要女兒午覺睡不夠,在外面溜滑梯或是騎車,會發現30分鐘後,她突然動作變慢,二眼直視再靜止不動,一開始會回答問題,手腳和臉部沒抽動,怕她跌倒,抱到懷裡,會閉上眼睛,尿失禁,嘔吐,就復恢正常活動,不會想睡,又會開始玩,整個過程約一分十六秒,會發生都固定在15:30-16:30之間發生,在這段時間之前都不會,(頻率約30天一次,己二次),在家一整天沒睡午覺玩也不會發生。做過四次腦波皆無抓到異常。是否有必要再到教學醫院評估做MRI檢查。這樣情況算是什麼型的癲癇或者根本還不能判斷是癲癇。
LEOS says:
at 2017/03/16 19:13
版主你好:我的孩子正值幼稚園大班,最近發生癲癇,送醫檢查後醫生判定,為Rolandic seizure 請問這是哪種顛癇專業術語看不懂,只簡單解釋為良性癲癇須用藥控制,可以稍微解釋一下並且孩子還小怕用藥會影響學習發展,可以在觀察看看再決定用藥嗎????
版主 says:
at 2017/03/13 09:42
Dear Jean:以下由小兒神經專科醫師協助回答:如果診斷是熱性痙攣,不論是單純性或複雜性,它本質還是熱性痙攣,當然不治療是可以的,反正到了五至六歲時,熱性痙攣自然會消失。若很擔心發作時會導致意外傷害,那麼自然可以把熱性痙攣當作癲癇來治療,意思就是可以開始用帝拔癲治療。另外要考慮的是,有少數的癲癇症,在學齡前的表現就如同熱性痙攣一般,只有在孩子發燒時發作,但是成長之後,發作就不一定與發燒連結在一起,這類型的個案本質是癲癇,只是學齡前以熱性痙攣來表現,既然是癲癇當然就更有理由開始藥物治療了。
版主 says:
at 2016/11/29 16:30
Johnny好:以下由協會顧問醫師協助回答:一、若每次發作都如所言,有特定的情況才導致發作,當然可以選擇不用藥治療,而在照顧孩子時,避開這些誘發因素,而減少其發作。二、若避開了誘發因素而仍會發作,且發作時會跌倒受傷,那麼就需要考慮藥物治療了。三、維他命B6吃了無害,但對預防癲癇的發作亦無助益。
版主 says:
at 2016/11/28 13:55
Johnny好:我們將詢問協會顧問醫師,請稍候!謝謝!
Johnny says:
at 2016/11/25 11:07
張醫師你好小女目前3歲從1歲半開始有熱痙攣的情況,今年2歲多一樣發生熱痙攣的情況有進行腦波的檢查發現枕葉的部份有異常的發電情形,進行MRI檢查是正常醫生判定應該是有良性癲癇的可能,成人後會痊癒的機會很大近期有發現如玩過頭過於疲勞就會有類似失神發作,兩眼無神無回應,手腳微抽蓄,之後就會開始嘔吐,近期有發生過2次,頻率大概是1個月1次,但是都是忘了叫她休息玩過頭導致(體溫過高?)我想請問的是,如果是這樣的狀況是否需要定期服藥,如果服藥的話是算預防放電情況,還是治療放電情況,因為目前看起來發展狀況都很好,醫師也建議再觀察一下並不需要急著用藥,目前是每天有吃一顆50mg的B6(自行補充的),如果只吃b6是否有幫助,想聽聽你的看法
版主 says:
at 2016/09/19 14:52
TO:阿米古,是的,索取衛教單張請填寫後email、傳真或郵寄到協會就可以囉~~協會email:ceat@childepi.org.tw,謝謝!
版主 says:
at 2016/08/29 12:58
以下由張醫師協助回答:如果目前經歷過的發作皆與發燒有關,其實是不需藥物治療。如果當作癲癇症治療的話,服藥痊癒的機率應該是高的,但確實的數據無從得知。任何類型之癲癇症在服藥治療之後情況趨穩,若打算逐漸停藥,在停藥之後病情會持續穩定或加重,這是無法預估的。
版主 says:
at 2015/08/19 10:34
陳媽媽好:謝謝您的意見,我們會轉達~~
版主 says:
at 2015/08/13 09:56
以下由台北榮總張開屏醫師協助回答:若減藥時癲癇就會復發,而按時服藥則不會發作,那代表癲癇必須持續藥物治療,而不要再嘗試減藥。發作一次並不會如同網路或有些人危言聳聽的宣稱發作一次就會讓腦受傷一次, 人腦比一般人想像的還要更為堅強與壯碩, 不會那麼輕易的受傷的。如果藥物服用得很順,效果好,又沒有副作用,當然就繼續在原來的醫師看,不需要換醫師。如何調適其實簡單,要學習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疾病,按時服藥,想像自己其實是健康的人(自己不發作時真的就與一般人無異!),正面看待自己, 就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