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留言

暱稱

網址

電郵

OpenID登入 高级选项 表情
               

 
版主 says:
at 2017/08/18 09:45
TO Cindymommy, 以下是顧問醫師回答:睡眠中手足抽搐並不見得一定是癲癇發作,有時是正常人睡眠中都會出現的抖動。若確定是癲癇發作,且只有在夜晚睡眠時發作,那麼睡前服用一次藥物是很合理的。
Cindymommy says:
at 2017/08/16 23:16
您好!想請教一下,我的寶寶在五個月大時睡眠中發生兩次抽搐(不同日期),做過腦波、超音波、核磁共振,僅有腦波的右前頭頂有輕微放電,其餘檢查皆正常。經醫師建議已開始服藥近1個月:除癲達口服液,每晚一次0.5ml。想問的是,依照藥物說明該藥需分兩次給予/天(是否為藥效12小時的意思?),但醫師僅指示我的寶寶一天一次0.5ml即可,是否會造成此藥在寶寶血液中濃度忽高忽低,反而引發癲癇發作的風險?謝謝您的答覆!
版主 says:
at 2017/07/05 13:44
TO番茄姐姐:以下由協會顧問醫師回答: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型態,在台灣只要有處理癲癇的醫師或醫院都會治療。
番茄姐姐 Email says:
at 2017/07/03 10:35
您好, 我想請問目前 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epilepsy在台灣有哪些藥物治療, 有沒有哪個醫院或醫生處理過比較多這種案例.
版主 says:
at 2017/06/16 10:30
TO憂心的媽咪:以下由小兒神經科醫師協助回答:1.癲癇之發作頻率本來就可能有時疏有時密,而孩子有感染時,發作次數增多也是常見的現象。2.發作時間過長到底會不會影響大腦功能,端視不同的癲癇的發作及其原因,大體而言並不會造成傷害。3.若每次發作的過程皆大同小異,其實也沒有絕對的必要立即送至醫院。若擔心發作不止,當然還是要送醫治療,另外也可以準備肛門灌注的藥在家備用。4.若癲癇被診斷為良性的話,確實有機會在青春期之後痊癒。5.莫扎特音樂是否有助於癲癇的控制,有待更多的研究,但音樂至少是無害,要嘗試看看是無妨的。
版主 says:
at 2017/06/15 13:27
為您詢問顧問醫師,請稍後~~
憂心的媽咪 Email Homepage says:
at 2017/06/07 14:38
想請問一下,兒子前年診斷為兒童良性枕葉型癲癇,平均~三個月發作一次,這兩個月經歷流感、腸胃炎上吐下瀉,已發作三次了,是因體力尚未恢復導致誘發嗎?還是有變壞的傾向?亦或是發作本來就會有疏有密?另外因枕葉癲癇發作時間都很長(嘔吐眼球偏斜持續約20~30分鐘,規律抽筋醫院用藥後到入睡都要約一個小時)會不會影響到他的發展或腦部?亦或是枕葉癲癇病程就是如此?所以每次發作都要送醫用藥嗎?兒童良性枕葉癲癇是否真的可不用藥,等他大了就會自癒,另外聽說研究聽莫札特K448雙鋼琴協奏曲可幫助減少放電,對於枕葉型癲癇有效嗎?因有一說此對枕葉放電無效用?不好意思問題很多~謝謝!
版主 says:
at 2017/03/30 16:28
TO:愛媽咪:以下由兒童神經科醫師回答:熱性痙攣是不需要積極的藥物治療,若考慮藥物治療,而又對於苯巴比妥過敏,則可考慮用帝拔癲。至於最近兩個月出現的新的型態的發作,就所描述的狀況而言,應該是癲癇發作,腦波雖然無異狀,腦部磁振掃描還是應該做。
版主 says:
at 2017/03/30 16:16
TO:LEOS,以下由兒童神經科醫師協助回答:Rolandic seizure是兒童良性局部癲癇的英文簡稱,若孩子的發作只出現於睡眠中,而平時活動或清醒狀態時不會發作,那麼選擇持續觀察而不用藥物治療是可以的。 如果孩子的發作都是在日常活動的時候發生,因為可能會因為發作而跌倒受傷,那麼就應該接受藥物治療。衛教資料:兒童良性局部癲癇        台北榮民總醫院 兒童醫學部兒童神經癲癇科  張開屏兒童良性局部癲癇好發於四至八歲大的小孩,事實上初次發生的年紀可以小至2歲,大至12歲。男生出現此症的機會略高於女性,有家族性發生的傾向。通常些小孩的成長、發育、智能與學習都很正常。癲癇的發作多半發生於睡眠時刻,以夜間睡眠時較常發作,但白天午睡時亦有可能發生。而於睡眠中,尤其以剛入睡之時或清醒前不久,為最容易發作的時間,偶而也會再清醒時發作,但非常罕見。發作的型態很特別,剛發作時多半呈現想講話卻講不出話的感覺,緊接著嘴角與臉抽動起來,很快的全身肢體也一起抽動。往往家人聽到小孩床鋪震動的聲音跑去看時,小孩已處於在發作的後半段,所以看到的發作都是後續類似全身發作的部分。發作的頻率有疏有密,因人而異,差別很大。有的小孩一輩子才發作2~3次,有的卻在一個月內連續發作好幾次。如果紀錄病童睡眠時之腦電波,會發現到在腦部的中央區會出現非常密集的放電波,這是此症的特點之一。兒童良性癲癇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有的個案久久才發作一次,而且都是發生於睡眠中,對其日常生活沒有任何影響,便可以選擇觀察而捨棄藥物治療。然而若發作相當頻繁,或是清醒時也會發作,則可以考慮用藥物控制其癲癇,以利日常生活之運作。兒童良性局部癲癇之臨床發作,縱使未經治療,也會再15~16歲十自行消失,同樣的腦電波所呈現的放電波也會再同時間逐漸銷散,所以是癲癇病中少數會自行痊癒或不藥而癒者其中之一。不論藥物治療有無,不管癲癇發作控制的好不好,小孩的成長與學習都不會受到負面的影響。所以當小孩被診斷為兒童良性癲癇時,家長們絕對沒有必要煩惱,快快樂樂的陪伴小孩成長才是該有的心態。
愛媽咪 Email says:
at 2017/03/29 14:11
請教醫生:小女一歲二個月開始發生熱痙攣情況,有一次還發生二次,都是體溫上升時發生。復雜型熱痙攣,醫生建議用魯米納,但一個月後發現全身紅疹情況,立即停藥,幾天後,又發燒,還抽了四次,也都是溫度往上衝到39.5及40度。之後改藥使用優閒。優閒對於發燒燒起來不抽看來沒太大作用感,仍需使用嗎?已用藥二年多。但最近發現只要女兒午覺睡不夠,在外面溜滑梯或是騎車,會發現30分鐘後,她突然動作變慢,二眼直視再靜止不動,一開始會回答問題,手腳和臉部沒抽動,怕她跌倒,抱到懷裡,會閉上眼睛,尿失禁,嘔吐,就復恢正常活動,不會想睡,又會開始玩,整個過程約一分十六秒,會發生都固定在15:30-16:30之間發生,在這段時間之前都不會,(頻率約30天一次,己二次),在家一整天沒睡午覺玩也不會發生。做過四次腦波皆無抓到異常。是否有必要再到教學醫院評估做MRI檢查。這樣情況算是什麼型的癲癇或者根本還不能判斷是癲癇。
LEOS says:
at 2017/03/16 19:13
版主你好:我的孩子正值幼稚園大班,最近發生癲癇,送醫檢查後醫生判定,為Rolandic seizure 請問這是哪種顛癇專業術語看不懂,只簡單解釋為良性癲癇須用藥控制,可以稍微解釋一下並且孩子還小怕用藥會影響學習發展,可以在觀察看看再決定用藥嗎????
版主 says:
at 2017/03/13 09:42
Dear Jean:以下由小兒神經專科醫師協助回答:如果診斷是熱性痙攣,不論是單純性或複雜性,它本質還是熱性痙攣,當然不治療是可以的,反正到了五至六歲時,熱性痙攣自然會消失。若很擔心發作時會導致意外傷害,那麼自然可以把熱性痙攣當作癲癇來治療,意思就是可以開始用帝拔癲治療。另外要考慮的是,有少數的癲癇症,在學齡前的表現就如同熱性痙攣一般,只有在孩子發燒時發作,但是成長之後,發作就不一定與發燒連結在一起,這類型的個案本質是癲癇,只是學齡前以熱性痙攣來表現,既然是癲癇當然就更有理由開始藥物治療了。
Jean Email says:
at 2017/03/09 15:10
版主您好:我的小孩在一歲前出現單純性熱痙攣,之後每次發燒都會有熱痙攣,所以一年會有3、4次發作,醫師有讓我們備當立平口服藥,但其實效果不好。後來到了3歲前演變成複雜性熱痙攣(現3歲半),現在一次發燒疾病過程中會出現2次熱痙攣,所以醫師確診了複雜性熱痙攣。原先在單純性熱痙攣時做的腦波檢查是正常,後來最後一次做的腦波就有抓到異常波。目前醫師把是否要吃帝拔顛決定權交給我們,所以想請問其他醫師的看法,是否有需要吃帝拔顛,謝謝了!我們真的很猶豫!
版主 says:
at 2016/11/29 16:30
Johnny好:以下由協會顧問醫師協助回答:一、若每次發作都如所言,有特定的情況才導致發作,當然可以選擇不用藥治療,而在照顧孩子時,避開這些誘發因素,而減少其發作。二、若避開了誘發因素而仍會發作,且發作時會跌倒受傷,那麼就需要考慮藥物治療了。三、維他命B6吃了無害,但對預防癲癇的發作亦無助益。
版主 says:
at 2016/11/28 13:55
Johnny好:我們將詢問協會顧問醫師,請稍候!謝謝!
分頁: 8/12 第一頁 上頁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頁 最後頁